寶寶齲齒通常由口腔清潔不足、頻繁夜奶、高糖飲食、牙齒發育缺陷及致齲菌感染等原因引起。齲齒的形成過程主要有牙菌斑堆積、糖分發酵產酸、牙釉質脫礦、齲洞形成、牙髓受累等階段。

1、口腔清潔不足
未及時清理奶漬或食物殘渣會導致牙菌斑堆積。牙菌斑中的細菌分解糖類產生酸性物質,長期腐蝕牙釉質。建議家長在寶寶萌出第一顆乳牙后,用指套牙刷或紗布蘸溫水輕柔擦拭牙齒表面,避免使用含氟牙膏。
2、頻繁夜奶
夜間哺乳后未清潔口腔,奶液中的乳糖在口腔滯留時間延長,為致齲菌提供繁殖環境。長期可能引發奶瓶齲,表現為上前牙唇面大面積齲壞。建議逐步戒除夜間喂養習慣,或用溫水替代奶液。
3、高糖飲食
過多攝入糖果、果汁等含糖食物會加速致齲菌代謝。細菌將蔗糖轉化為葡聚糖附著于牙面,同時產生乳酸腐蝕牙齒??刂泼咳仗欠謹z入量,選擇蘋果、胡蘿卜等需要咀嚼的蔬果作為零食。

4、牙齒發育缺陷
釉質發育不全或鈣化不良會使牙齒更易受酸蝕。早產兒、低體重兒可能出現牙釉質礦化異常。這類情況需定期涂氟強化牙釉質,使用含鈣磷的兒童專用牙膏。
5、致齲菌感染
變形鏈球菌通過共用餐具或親吻傳播給嬰幼兒。細菌在牙面定植后形成生物膜,其代謝產物導致牙齒脫礦。避免成人唾液接觸寶寶餐具,可通過木糖醇口腔護理劑抑制細菌。

預防寶寶齲齒需建立每日兩次刷牙習慣,使用兒童含氟牙膏但控制用量。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脫礦白斑,專業涂氟能增強牙釉質抗酸能力。限制餐間零食次數,選擇奶酪、堅果等抗齲食物。出現牙面色澤改變或進食敏感時,應及時就診兒童口腔科進行干預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