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早剝可能引發嚴重并發癥,主要危險包括母體大出血、胎兒宮內窘迫甚至死亡。根據剝離程度和范圍不同,風險等級存在顯著差異。

輕度胎盤早剝通常表現為陰道出血伴輕微腹痛,出血量一般不超過500毫升。此時胎兒供血可能暫時性減少,但通過及時干預多數可維持妊娠。孕婦需絕對臥床休息,密切監測胎心和宮縮情況,必要時使用硫酸鎂抑制宮縮。
中度剝離時出血量可達1000毫升以上,血液滲透至子宮肌層形成庫弗萊爾子宮。孕婦出現持續性劇烈腹痛、子宮強直性收縮,胎兒心率明顯異常。這種情況需立即進行剖宮產終止妊娠,同時糾正貧血和凝血功能障礙。約15%的病例會并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重度胎盤早剝最危險的是發生隱匿性出血,外出血量與休克程度不成比例。子宮胎盤卒中可能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引發難以控制的產后出血。胎兒死亡率高達50%,幸存者易發生腦癱等神經系統后遺癥。孕婦可能出現急性腎衰竭、希恩綜合征等多器官功能損害。
特殊情況下,胎盤早剝可能誘發羊水栓塞。當剝離面血管破裂時,羊水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發過敏性休克,死亡率超過60%。這種情況需立即啟動多學科搶救,包括心肺復蘇、糾正凝血異常和維持器官灌注。

出現任何疑似胎盤早剝癥狀都應立即就醫。超聲檢查可發現胎盤后血腫,胎心監護能評估胎兒狀況。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控制血壓是預防早剝的關鍵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