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肩周炎按摩可選取肩髃、肩髎、肩貞、天宗、合谷等穴位。這些穴位有助于緩解肩部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消退。

1、肩髃
肩髃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處,屬手陽明大腸經。按摩此穴位可緩解肩關節前側疼痛和活動受限,尤其對抬臂困難有明顯改善作用。用拇指指腹以適度力度按壓或畫圈揉動,每次持續數分鐘,配合熱敷效果更佳。注意避免暴力按壓導致軟組織損傷。
2、肩髎
肩髎在肩峰后下方凹陷中,屬于手少陽三焦經。刺激該穴位能減輕肩后部酸脹感和夜間痛,對改善肩關節外旋功能有幫助。可采用點按結合輕揉的手法,每日重復進行。骨質疏松患者需控制力度,防止發生骨折。
3、肩貞
肩貞位于腋后紋頭上1寸,屬手太陽小腸經。該穴位針對肩胛區放射痛和手臂后伸障礙效果顯著。按摩時可用食指關節緩慢推按,同時引導患者做小幅度的肩關節環轉運動。急性期炎癥明顯者應暫緩刺激此穴。
4、天宗
天宗在肩胛岡下窩中央凹陷處,同屬手太陽小腸經。該穴位主治肩胛部僵硬和上肢麻木,對長期伏案引發的肩周炎尤為適用。建議采用掌根按揉法,配合艾灸能增強舒筋活絡效果。按摩前后可輔以肩部放松操。
5、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間,屬手陽明大腸經。作為遠端取穴,通過經絡傳導緩解肩部癥狀,特別適合伴有手部麻木的情況。用拇指與食指捏按穴位,同時活動患側肩關節。高血壓患者刺激此穴需謹慎。

肩周炎患者除穴位按摩外,應保持每日適度的肩關節活動,如鐘擺運動、爬墻訓練等,防止關節粘連加重。注意肩部保暖,避免提重物或過度使用空調。飲食可增加富含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如西藍花、魚類等,幫助軟組織修復。若疼痛持續或出現手臂無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排除頸椎病或肩袖損傷等疾病。按摩需避開皮膚破損或急性炎癥部位,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控制手法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