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腦萎縮可通過中藥調理、針灸療法、飲食調節、運動康復、情志調護等方式改善。該病可能與腎精虧虛、痰瘀阻絡、氣血不足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步態不穩等癥狀。
1、中藥調理:腎精虧虛者可選用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等補腎填精藥物;痰瘀阻絡者常用丹參、川芎、石菖蒲等化痰通絡藥材。需根據舌脈辨證施治,避免自行用藥。

2、針灸療法:選取百會、四神聰、風池等頭部穴位改善腦部循環,配合足三里、腎俞等補益穴位。每周3次針灸刺激可促進神經功能代償,需由專業醫師操作。
3、飲食調節:增加核桃、黑芝麻、深海魚類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適量食用山藥、芡實、黑豆等健脾益腎食材。避免高鹽高脂飲食,每日飲水控制在1500ml左右。
4、運動康復:太極拳、八段錦等柔緩運動可改善平衡功能,每周5次、每次30分鐘為宜。手指操、算數游戲等認知訓練應每日堅持,配合快走等有氧運動增強心肺功能。
5、情志調護:保持規律社交活動減少孤獨感,培養書法、園藝等興趣愛好。家屬應避免當面談論病情,通過音樂療法、回憶療法舒緩焦慮情緒。

日常可飲用黃芪枸杞茶補益氣血,晨起按摩太陽穴、風池穴各3分鐘。若出現明顯行走困難或認知障礙加重,需及時進行頭顱MRI檢查排除其他病變。堅持中醫綜合調理同時,應定期監測血壓血糖等基礎指標,避免久坐久臥,保持每晚7小時優質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