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虱病是由陰虱寄生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中醫(yī)治療以殺蟲止癢為核心原則,結合外治與內調。陰虱病主要通過性接觸或密切接觸傳播,表現(xiàn)為陰部劇烈瘙癢、紅色丘疹及可見虱體或蟲卵。

外治法常用百部酊、硫磺軟膏等中藥制劑局部涂抹。百部具有殺蟲功效,可直接破壞虱體呼吸系統(tǒng);硫磺能抑制寄生蟲代謝,兩者均需連續(xù)使用7-10天以確保殺滅蟲卵。苦參湯熏洗可緩解瘙癢癥狀,具體為苦參、蛇床子、黃柏等煎煮后晾至適宜溫度坐浴。

內服中藥側重清熱利濕,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方中龍膽草、黃芩清肝膽濕熱,梔子、澤瀉促進毒素排泄,適用于伴有皮膚紅腫、滲液的患者。若瘙癢影響睡眠,可加鉤藤、珍珠母鎮(zhèn)靜安神。
治療期間需煮沸消毒貼身衣物及床品,性伴侶應同步治療以防交叉感染。避免抓撓患處導致繼發(fā)感染,合并細菌感染時可能出現(xiàn)膿皰、淋巴結腫大,需配合抗生素治療。

中醫(yī)強調治未病,預防需注意個人衛(wèi)生,避免不潔性接觸。公共場所盡量使用一次性坐墊,外出住宿選擇消毒條件完善的場所。治療后1周需復查確認蟲卵清除情況,頑固病例建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