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動脈瘤主要表現為局部搏動性腫塊、疼痛和血管雜音。假性動脈瘤是血管壁破裂后血液在周圍組織形成的局限性血腫,并非真正的動脈瘤結構,其臨床表現與真性動脈瘤相似但更具潛在危險性。

假性動脈瘤的典型表現包括局部搏動性腫塊,腫塊通常與心跳同步,觸診可感知震顫。疼痛多為持續性脹痛或跳痛,可能伴隨皮膚發紅、溫度升高。聽診器可聞及收縮期吹風樣血管雜音,壓迫近端動脈時雜音可能減弱或消失。

假性動脈瘤可能與外傷、醫源性損傷、感染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腫塊迅速增大、局部皮膚張力增高等癥狀。外傷性假性動脈瘤常見于穿刺傷或鈍器傷后,醫源性假性動脈瘤多發生于血管介入治療部位,感染性假性動脈瘤可能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
假性動脈瘤可通過超聲檢查、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確診。超聲檢查能明確腫塊與血管的關系,CT血管成像可清晰顯示瘤體大小及周圍組織情況,磁共振血管成像適用于腎功能不全患者。

假性動脈瘤存在破裂風險,確診后建議盡早就醫。體積較小的假性動脈瘤可能采取超聲引導下壓迫治療,較大的假性動脈瘤通常需要手術修復或血管內介入治療。延遲治療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遠端組織缺血等并發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