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腹膜炎可能由盆腔器官感染擴散、術后并發癥、闌尾穿孔、生殖系統炎癥、結核感染等原因引起,臨床表現為下腹劇痛、發熱、惡心嘔吐、腹膜刺激征、膿性分泌物增多等癥狀。
1、下腹劇痛:疼痛多始于盆腔,逐漸擴散至全腹,呈持續性鈍痛或銳痛,活動時加重。腹膜受炎癥刺激可出現反跳痛與肌緊張,疼痛程度與感染范圍相關。

2、發熱寒戰:細菌毒素入血導致體溫升高至38℃以上,伴寒戰或出汗。嚴重者可出現敗血癥表現,如心率增快、血壓下降,需緊急抗感染治療。
3、消化系統癥狀:炎癥刺激腹膜引發反射性惡心嘔吐,腸蠕動減弱導致腹脹、便秘。部分患者出現食欲減退,需警惕腸麻痹或腸梗阻等并發癥。
4、腹膜刺激征:腹部觸診可發現壓痛、反跳痛及腹肌緊張,以病變區域最明顯。炎癥滲出可能導致腸粘連,叩診可聞及移動性濁音提示腹腔積液。
5、異常分泌物:婦科檢查可見宮頸舉痛,陰道或宮頸管膿性分泌物增多。淋球菌或衣原體感染時分泌物呈黃綠色,伴有異味,需進行病原體檢測。

患者需臥床休息,采取半臥位促進炎癥局限,飲食選擇低纖維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等。急性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恢復期可逐步增加魚肉、南瓜等優質蛋白與維生素攝入。疼痛緩解后建議進行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每日2-3組,每組10-15次。出現持續高熱或腹痛加劇需立即就醫,避免感染性休克等危重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