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可通過飲食控制、血糖監測、適量運動、胰島素治療、定期產檢等方式管理。妊娠期糖尿病通常由胰島素抵抗、遺傳因素、孕期激素變化、肥胖、高齡妊娠等原因引起。

1、飲食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調整飲食結構,避免高糖食物如蛋糕、含糖飲料,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糙米。每日分5-6餐進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占總熱量40%-50%,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2、血糖監測:
每日監測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空腹血糖應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時血糖不超過6.7mmol/L。記錄血糖波動情況,為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3、適量運動:
選擇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運動時間建議在餐后1小時進行,避免空腹運動導致低血糖。運動時攜帶糖果應對突發低血糖。
4、胰島素治療:
當飲食運動控制不佳時,醫生可能建議使用胰島素。常用胰島素包括門冬胰島素、地特胰島素、甘精胰島素。胰島素不會通過胎盤影響胎兒,是孕期最安全的降糖藥物。
5、定期產檢:
增加產檢頻率至每1-2周一次,監測胎兒發育情況。通過B超評估胎兒大小、羊水量,必要時進行胎心監護。妊娠32周后需密切監測預防巨大兒及胎兒窘迫。

妊娠期糖尿病管理需綜合飲食、運動、醫療干預,并非完全禁糖。合理控制精制糖攝入,保證營養均衡。推薦食用低糖水果如草莓、櫻桃,選擇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保持適度運動習慣,遵醫囑進行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定期評估胎兒發育狀況,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保障母嬰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