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發炎外耳炎或中耳炎常用藥物包括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克洛,以及抗炎止痛藥如布洛芬。

1、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適用于細菌性外耳道炎,能有效抑制銅綠假單胞菌等常見致病菌。氯霉素滴耳液對革蘭氏陰性菌效果顯著,但需注意可能引起的骨髓抑制風險。使用前需清潔耳道,每日2-3次,療程通常5-7天。
2、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針對中耳炎常見病原體如肺炎鏈球菌,需完成7-10天療程以防復發。頭孢克洛適用于青霉素過敏患者,對流感嗜血桿菌覆蓋較好。兩者均可能出現胃腸道反應,建議餐后服用。
3、抗炎止痛藥:

布洛芬可緩解耳部腫脹疼痛,成人每次200-400mg,間隔6-8小時一次。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兒童及肝功能異常者。持續疼痛超過3天或伴發熱需及時復診。
4、抗真菌藥物:
克霉唑滴耳液適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表現為白色絮狀分泌物及劇烈瘙癢。制霉菌素局部用藥對念珠菌感染有效,需堅持使用2周以上防止復發。
5、皮質類固醇制劑:
氫化可的松滴耳液可快速減輕炎癥反應,常與抗生素聯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用于嚴重水腫病例,需由醫生進行鼓室注射。長期使用可能增加真菌感染風險。

治療期間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使用入耳式耳機。急性期可熱敷緩解疼痛,飲食宜清淡富含維生素C。出現聽力下降、眩暈或面癱等神經系統癥狀需立即就醫。兒童反復中耳炎建議評估腺樣體情況,成人頑固性外耳炎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恢復后定期清理耳垢,但避免過度掏耳破壞皮膚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