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腫惡性的概率通常較低,約5%-10%的卵巢囊腫可能為惡性。惡變風險主要與囊腫類型、患者年齡、腫瘤標志物水平、影像學特征以及家族病史等因素相關。

1、囊腫類型:
功能性囊腫如黃體囊腫、濾泡囊腫幾乎均為良性,惡變概率接近于零。而囊實性混合腫塊或單純實性腫塊的惡性風險顯著增高,如漿液性囊腺瘤惡變率約15%-20%,黏液性囊腺瘤約5%-10%。
2、年齡因素:
絕經后女性卵巢囊腫的惡性風險較育齡期女性升高3-5倍。50歲以上患者新發囊腫中約30%-40%存在惡性可能,而20-40歲女性絕大多數為生理性囊腫。
3、腫瘤標志物:

CA125水平超過35U/mL時需警惕,但特異性有限子宮內膜異位癥也可升高。HE4聯合ROMA指數評估更具參考價值,惡性腫瘤預測準確率可達80%以上。
4、影像特征:
超聲顯示囊腫壁厚>3mm、分隔>3mm、乳頭狀突起或血流豐富RI<0.4時惡性風險增加。MRI檢查中擴散加權成像DWI高信號提示細胞密集度增高。
5、遺傳傾向:
BRCA1/2基因突變攜帶者的卵巢囊腫惡變風險達40%-60%。林奇綜合征患者50歲前發生卵巢惡性腫瘤的概率較常人高10倍,需每半年進行TVS聯合CA125監測。

建議所有卵巢囊腫患者定期復查超聲,育齡期女性可選擇月經周期第5-7天復查以排除生理性囊腫。絕經后囊腫持續存在或增大、CA125進行性升高者需行腹腔鏡探查。日常避免濫用雌激素制劑,保持BMI<24可降低風險。地中海飲食模式富含ω-3脂肪酸、抗氧化劑可能對預防卵巢病變有益,每周3次有氧運動有助于調節內分泌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