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潰爛發臭可能由汗腺感染、真菌感染、毛囊炎、糖尿病并發癥、腋臭癥等原因引起。
1、汗腺感染:
腋下汗腺發達容易滋生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體侵入汗腺可能引發化膿性汗腺炎。局部表現為紅腫熱痛,破潰后滲出膿液伴腐臭味。保持腋窩清潔干燥,使用氯己定溶液消毒可緩解癥狀。

2、真菌感染:
念珠菌或表皮癬菌感染會導致腋下皮膚糜爛脫屑,潮濕環境下產生酸臭味。典型癥狀包括環狀紅斑、邊緣鱗屑及瘙癢。外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噴霧等抗真菌藥物可有效控制。
3、毛囊炎:
剃毛或摩擦刺激導致毛囊受損,繼發細菌感染形成膿皰。常見致病菌為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破潰后滲出黃色分泌物伴異味。局部涂抹莫匹羅星軟膏,避免抓撓可促進愈合。

4、糖尿病因素:
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出現皮膚感染,高糖環境利于細菌繁殖。可能與微血管病變導致局部缺血有關,常伴隨多飲多尿癥狀。需監測血糖并采用胰島素控制,配合抗生素治療感染灶。
5、腋臭癥:
頂泌汗腺分泌旺盛被細菌分解產生不飽和脂肪酸,散發特殊臭味。嚴重者可能出現皮膚浸漬糜爛。使用氯化鋁止汗劑可減少分泌,頑固性病例需考慮大汗腺切除術或微波治療。

日常需選擇棉質透氣衣物,每日用溫和沐浴露清洗腋窩;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減少洋蔥大蒜攝入;癥狀持續加重或伴發熱時需皮膚科就診。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真菌感染者需徹底消毒貼身衣物防止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