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療后牙齒仍可能因治療不徹底、繼發感染、牙根折裂、鄰牙問題或個體差異出現疼痛。根管治療通過清除感染牙髓組織并填充根管緩解疼痛,但部分患者術后仍存在不適感。

1、治療不徹底
根管系統結構復雜,可能存在遺漏的側支根管或微細感染灶。殘留的細菌可導致持續性炎癥,表現為咬合痛或自發痛。需通過CBCT檢查確認根管充填完整性,必要時進行根管再治療。醫生可能使用氫氧化鈣等藥物進行根管消毒,或采用顯微根管技術處理遺漏根管。
2、繼發感染
根尖周組織未完全愈合或發生再感染時,可能形成根尖肉芽腫或囊腫。患者常出現叩擊敏感和牙齦腫脹,X線片顯示根尖陰影。這種情況需配合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嚴重者需行根尖切除術。治療期間應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
3、牙根折裂
治療后的牙齒因失去牙髓營養供應變得脆弱,過度咬合力可能導致牙根縱裂。表現為咀嚼劇痛和牙齦反復腫脹,X線可見折裂線。輕度裂紋可嘗試樹脂粘接修復,完全折裂則需拔除患牙。術后建議佩戴牙冠保護,避免咬硬物。

4、鄰牙問題
鄰近牙齒的齲壞、牙周炎或隱裂可能被誤認為治療牙疼痛。需通過冷熱測試和牙髓電活力測試鑒別疼痛來源。確診后對問題牙進行相應處理,如鄰面齲需去腐充填,牙周炎需齦下刮治。日常使用牙線清潔鄰接面有助于預防此類問題。
5、個體敏感
部分患者對根管充填材料存在過敏反應,或神經末梢異常敏感導致幻牙痛。表現為持續鈍痛但檢查無異常,可嘗試更換生物相容性更好的充填材料。必要時轉診疼痛科進行神經調節治療,配合布洛芬等鎮痛藥物緩解癥狀。

根管治療后短期輕微疼痛屬正常現象,通常2-3天緩解。若疼痛持續超過一周或加重,應及時復診排查原因。保持口腔衛生,使用軟毛牙刷清潔治療區域,避免過冷過熱飲食刺激。定期口腔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潛在問題,對于有夜磨牙習慣者建議佩戴咬合墊減少牙齒負擔。術后疼痛未緩解時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癥狀,需由專業醫生評估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