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肽酶升高可通過水飛薊賓、雙環醇、甘草酸二銨等藥物治療,通常由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傷、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膽道梗阻等原因引起。
1、水飛薊賓:該藥物通過穩定肝細胞膜結構抑制氧化應激反應,適用于酒精性肝損傷及早期肝硬化患者。用藥期間需監測肝功能指標變化,避免與抗凝血藥物聯用。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輕度腹瀉和食欲減退。

2、雙環醇:作為肝細胞保護劑能降低轉氨酶和轉肽酶水平,對藥物性肝損傷效果顯著。治療期間應定期復查肝臟超聲,可能出現頭暈和皮疹等副作用。慢性肝炎患者需連續用藥3-6個月。
3、甘草酸二銨:具有抗炎保肝雙重作用,可改善病毒性肝炎導致的酶學異常。靜脈給藥時需控制滴速,口服制劑適合長期維持治療。高血壓患者使用時應監測血壓波動情況。
4、熊去氧膽酸:針對膽汁淤積性肝病有效,能降低膽紅素和轉肽酶數值。膽道完全梗阻患者禁用,常見不良反應為腹瀉和皮膚瘙癢。需配合低脂飲食并避免與鋁制劑同服。
5、腺苷蛋氨酸:適用于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通過甲基化反應改善肝細胞代謝。注射劑型可能出現靜脈炎,片劑需空腹服用。治療期間需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預防營養素缺乏。
轉肽酶升高患者應保持低脂高蛋白飲食,適量攝入燕麥、深海魚、西蘭花等護肝食物,避免動物內臟及油炸食品。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配合八段錦等柔韌性訓練。嚴格戒酒并控制體重,保證23點前入睡,使用藥物需在肝病專科醫師指導下調整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