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期通常指月經周期中不易受孕的時間段,可通過基礎體溫法、宮頸黏液觀察法、日歷計算法等方式判斷。安全期避孕需結合月經周期規(guī)律性、排卵期變化等因素綜合評估。
1、日歷計算法:月經周期規(guī)律的女性,排卵日多在下次月經前14天左右,排卵日前5天和后4天為危險期,其余時間為安全期。該方法需連續(xù)記錄6個月經周期,誤差較大者不適用。

2、基礎體溫法:排卵后孕激素升高導致基礎體溫上升0.3-0.5℃,持續(xù)高溫相3天后進入安全期。需每日晨起靜臥測量舌下體溫,感冒、失眠等因素會影響準確性。
3、宮頸黏液法:排卵期宮頸黏液呈蛋清狀、拉絲度高,黏液變稠后3天進入安全期。需配合外陰觸感觀察,泌尿系統感染時可能出現誤判。
4、癥狀體溫法:結合排卵痛、乳房脹痛等體征與基礎體溫變化綜合判斷,準確率可達90%以上。但需專業(yè)培訓,不適合甲狀腺功能異常人群。
5、哺乳閉經法:產后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yǎng)且無月經復潮時,避孕有效率約98%。需滿足每4小時哺乳、夜間間隔不超過6小時的條件。
安全期避孕需避免經期同房、使用潤滑劑干擾黏液觀察,建議搭配避孕套使用。每日固定時間記錄體溫變化,選擇棉質透氣內褲保持外陰清潔。排卵期可能出現小腹墜脹、點滴出血等反應,需與婦科炎癥鑒別。月經周期紊亂、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不建議采用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