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耳鳴常用治療藥物包括甲鈷胺、銀杏葉提取物、倍他司汀等。藥物選擇需根據病因及伴隨癥狀決定,主要涉及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緩解焦慮等作用機制。

1、甲鈷胺:
作為活性維生素B12制劑,甲鈷胺能促進神經髓鞘修復,適用于長期耳鳴伴聽力下降患者。該藥通過參與甲基化反應改善內耳神經傳導功能,對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導致的耳鳴尤為適用。用藥期間需監測血維生素B12水平,避免與其他B族維生素制劑疊加使用。
2、銀杏葉提取物:
標準化銀杏葉提取物可改善內耳微循環,緩解血管痙攣引起的耳鳴。其黃酮苷和萜類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對突發性耳聾伴隨的耳鳴效果顯著。需注意與抗凝藥物聯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3、倍他司汀:

組胺衍生物倍他司汀能擴張內耳血管,調節前庭系統功能,對梅尼埃病相關的波動性耳鳴效果較好。該藥通過增加耳蝸血流量減輕迷路積水,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不適,消化性潰瘍患者慎用。
4、糖皮質激素:
突發性耳聾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通過抗炎作用減輕內耳水腫。通常采用沖擊療法,需嚴格掌握適應癥,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監測血糖血壓變化。
5、抗焦慮藥物:
對于焦慮抑郁加重的頑固性耳鳴,可考慮短期使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帕羅西汀。這類藥物通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敏感性降低耳鳴感知,需配合心理治療逐步減量。

神經性耳鳴患者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攝入,控制每日鹽分攝取量在6克以下。建議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同時可通過白噪音掩蔽訓練減輕耳鳴困擾。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需優先控制原發病,定期復查聽力及前庭功能。若耳鳴持續加重或伴隨眩暈、聽力驟降,需及時進行純音測聽、耳蝸電圖等專科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