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肝臟主要位于右上腹部,橫跨至中上腹,小部分延伸至左上腹,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器官。
1、解剖位置:
肝臟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區和腹上區,其右葉占據右上腹空間,左葉向左上方延伸至左季肋區。成年男性肝臟重約1200-1500克,女性略輕,在體表投影上,肝上界平右側第五肋間,下界一般不超出右側肋弓。

2、毗鄰關系:
肝臟上方與膈肌相鄰,下方接觸胃、十二指腸和結腸肝曲,后方靠近右腎和腎上腺。這種復雜的解剖關系使肝臟疾病可能引發牽涉痛,如膽囊炎時出現右肩部放射痛。
3、體表定位:
臨床通過叩診可確定肝臟邊界,正常肝濁音區上起右鎖骨中線第5肋間,下至右肋緣。肝腫大時下界可超過肋弓3厘米以上,觸診可感知質地變化。

4、影像學特征:
超聲檢查顯示肝臟呈均勻中等回聲,CT掃描可清晰觀察其楔形結構。門靜脈、肝動脈和膽管組成Glisson系統,在影像中呈現特征性樹枝狀分布。
5、功能分區:
根據Couinaud分段法,肝臟分為8個功能段,每段有獨立血管和膽管。這種結構特點使肝臟部分切除術后,剩余肝組織仍能代償性增生。

日常護肝需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高脂飲食和酒精攝入,適量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定期體檢監測肝功能指標,出現持續性右上腹隱痛、皮膚黃染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排查肝膽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