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否需手術取決于病情進展程度,主要有藥物控制無效、眼壓持續升高、視神經損傷加重、房角關閉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等情況。

青光眼手術的必要性需結合患者個體情況評估。對于早期開角型青光眼,通常優先采用藥物治療或激光治療,如前列腺素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等可有效控制眼壓。若藥物無法穩定眼壓或患者對藥物不耐受,可考慮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等微創治療。這類干預能改善房水引流,延緩病情進展。

當出現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藥物難以控制的頑固性高眼壓、視杯進行性擴大伴視野缺損時,手術干預成為必要選擇。小梁切除術、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等可建立新的房水排出通道。對于先天性青光眼患兒,房角切開術能改善發育異常導致的房水循環障礙。手術可避免不可逆性視神經萎縮,但需注意術后可能發生淺前房、濾過泡瘢痕化等并發癥。

青光眼患者無論是否手術,均需定期監測眼壓和視野變化。術后應避免揉眼、劇烈運動等可能增加眼壓的行為,保持飲食清淡并控制每日飲水量。情緒波動可能誘發眼壓升高,建議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維持心態平穩。若出現眼紅、眼痛或視力驟降等異常,須立即復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