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蕁麻疹主要表現為皮膚暴露于日光后出現的瘙癢性風團或紅斑。癥狀通常在陽光照射后數分鐘內出現,嚴重程度與紫外線強度及個體敏感性相關。

早期表現以局部皮膚瘙癢和輕微紅腫為主,常見于面部、頸部、手背等暴露部位。皮膚可能出現邊界清晰、凸起的粉紅色風團,直徑從幾毫米到數厘米不等,伴有灼熱感。部分患者會伴隨眼皮或嘴唇腫脹。

進展期癥狀可擴散至非暴露區域,風團可能融合成大片水腫性斑塊。約20%患者會出現全身反應,如頭痛、惡心、心率加快。少數情況下可能引發喉頭水腫,導致呼吸困難,需緊急醫療干預。
終末期可能出現皮膚脫屑或色素沉著,反復發作可導致慢性光敏性皮炎。約15%患者會合并寒顫、低血壓等全身過敏反應,這類情況需立即就醫。

該病需與多形性日光疹、紅斑狼瘡等光敏性疾病鑒別。建議出現癥狀后記錄發作時間、日照時長及部位變化,為醫生診斷提供依據。嚴重病例需進行光試驗和血液檢查明確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