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損傷急性期禁止按摩,恢復期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輕柔按摩。肩袖損傷的處理方式主要有避免急性期刺激、恢復期理療、藥物鎮痛、康復訓練、手術治療。

1、避免急性期刺激:
急性期肩袖組織存在水腫或撕裂,按摩可能加重炎癥反應。典型表現為肩關節劇烈疼痛、活動受限,此時需制動休息并冰敷。盲目按摩會導致損傷范圍擴大,甚至引發二次出血。
2、恢復期理療:
損傷后2-3周進入修復期,可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低頻按摩。采用拇指指腹沿岡上肌、岡下肌走向輕柔按壓,配合紅外線照射促進血液循環。按摩力度以不引發疼痛為限,每次不超過15分鐘。
3、藥物鎮痛:

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可緩解炎癥疼痛。嚴重疼痛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但需注意長期服用可能引發肝功能異常。藥物僅作為輔助手段,不能替代康復治療。
4、康復訓練:
損傷穩定后應進行鐘擺運動、彈力帶訓練等低強度鍛煉。通過肩關節內旋外展動作逐步恢復肌力,訓練前后可配合熱敷放松肌肉。康復周期通常需要6-12周,需嚴格遵循醫囑循序漸進。
5、手術治療:
完全性肩袖撕裂或保守治療無效時需關節鏡修復。手術方式包括肩峰成形術、肌腱縫合術等,術后需佩戴支具4-6周。約85%患者通過手術可恢復關節功能,但存在術后粘連風險。

日常應避免提重物及過度上舉動作,睡眠時患側墊高減輕壓力。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C促進肌腱修復,如雞蛋、獼猴桃等。恢復期間可進行游泳、太極拳等低沖擊運動,但需避免自由泳、羽毛球等需要大幅度擺臂的運動。若出現夜間持續性疼痛或關節彈響,需及時復查核磁共振評估損傷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