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囊腫可通過根管治療、囊腫摘除術、藥物治療、定期復查、口腔衛生維護等方式治療。根尖囊腫通常由齲齒未及時治療、牙髓壞死、根尖周炎、外傷、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根管治療:清除感染牙髓組織并嚴密充填根管,消除細菌滋生環境。適用于牙髓存活或部分壞死的早期囊腫,治療周期約2-4周。操作需在顯微鏡下進行,配合超聲器械清理復雜根管。

2、囊腫摘除術:通過頜骨開窗術或根尖切除術完整去除囊腫組織。適用于直徑超過1cm的大型囊腫,需配合骨移植材料修復骨缺損。手術時間約1小時,術后需冰敷減輕腫脹。
3、藥物治療: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控制急性感染,使用布洛芬緩解術后疼痛,含氯己定漱口水維持口腔清潔。藥物需連續使用5-7天,避免與酒精類飲品同服。
4、定期復查:術后1周拆線檢查愈合情況,3個月拍攝CBCT評估骨再生狀態,每年進行全口牙片監測。復查中發現異常需及時進行二次干預,防止囊腫復發。
5、口腔衛生維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潔2次,配合牙線清理鄰面菌斑,使用沖牙器清除食物殘渣。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吸煙患者需嚴格戒煙。

日常飲食選擇高蛋白的魚肉蛋奶促進組織修復,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獼猴桃、草莓增強免疫力。術后兩周內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創口出血,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保持每日睡眠7-8小時有助于組織再生,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潛在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