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睪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止痛藥物、局部熱敷、臥床休息、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附睪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尿路感染逆行擴散、性傳播疾病、前列腺炎繼發感染、外傷刺激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療
細菌性附睪炎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多西環素等。這些藥物可針對大腸桿菌、淋球菌等常見致病菌。用藥期間需完成全程治療,避免細菌耐藥。若由性傳播疾病引起,需伴侶同治。
2、止痛藥物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可緩解陰囊腫脹疼痛。嚴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類藥物如曲馬多。使用止痛藥時需觀察胃腸道反應,避免與其他抗凝藥物聯用。疼痛持續加重需排除睪丸扭轉等急癥。
3、局部熱敷
用40℃左右熱毛巾敷患側陰囊,每次15-20分鐘,每日3-4次。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癥消退。熱敷時需避免燙傷,睪丸部位皮膚較敏感。可配合提睪帶托高陰囊,減輕下墜感。

4、臥床休息
急性期需絕對臥床2-3天,減少會陰部活動。避免久坐、騎車等壓迫行為。恢復期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三個月內禁止劇烈運動。休息時建議穿寬松棉質內褲,保持會陰清潔干燥。
5、手術治療
形成膿腫需切開引流,嚴重睪丸缺血壞死需行附睪切除術。手術適應證包括抗生素治療無效、反復發作、合并睪丸梗死等。術后需留置引流管,繼續抗感染治療。慢性附睪炎可考慮輸精管結扎預防復發。

附睪炎患者應增加水分攝入,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促進排尿。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復期可適量食用南瓜子、西紅柿等富含鋅、維生素C的食物。三個月內禁止性生活,避免重體力勞動。定期復查尿常規和陰囊超聲,觀察炎癥吸收情況。出現發熱、陰囊紅腫加劇等癥狀需及時復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