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便血可能由急性胃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腸息肉、痔瘡或腸道腫瘤等原因引起。癥狀較輕時可通過調整飲食、補液緩解,嚴重者需藥物或手術治療。

急性胃腸炎是常見原因,多因進食不潔食物或病毒感染導致腸道黏膜損傷,表現為腹瀉伴少量鮮紅色血絲。治療以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為主,必要時使用蒙脫石散保護腸黏膜。
潰瘍性結腸炎屬于慢性炎癥性腸病,典型癥狀為黏液膿血便伴隨腹痛,可能與免疫異常有關。輕中度患者可選用美沙拉嗪,重度需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癥。

痔瘡破裂出血多表現為便后滴鮮血,與便秘或久蹲有關。溫水坐浴可緩解癥狀,必要時使用痔瘡栓。若反復出血需考慮硬化劑注射或結扎術。
腸息肉出血量較少但易反復,結腸鏡檢查可明確診斷。直徑超過5毫米的息肉建議內鏡下切除,病理檢查排除癌變可能。

腸道腫瘤出血常伴隨體重下降、排便習慣改變,需通過腸鏡和影像學確診。早期腫瘤以手術切除為主,中晚期需結合放化療。持續便血超過3天或伴隨高熱、劇烈腹痛時應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