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可能導致妊娠期反復出血、胎兒窘迫、早產等危害,嚴重時威脅母嬰生命安全。主要風險包括胎盤剝離、產后出血、感染風險增加、胎兒生長受限及緊急剖宮產概率上升。

1、胎盤剝離:
前置胎盤易誘發無痛性陰道出血,出血量與胎盤剝離面積相關。隨著子宮下段逐漸伸展,胎盤附著處發生錯位剝離,可能引發突發性大出血。孕中晚期突發鮮紅色出血需立即就醫,出血量大時可導致失血性休克。
2、產后出血:
子宮下段肌纖維薄弱收縮力差,胎盤剝離后血竇難以閉合。剖宮產術中出血量常達1000毫升以上,嚴重者需子宮動脈結扎甚至子宮切除。既往剖宮產史合并前置胎盤時,發生胎盤植入風險顯著增加。
3、感染風險:

反復陰道出血破壞宮頸黏液屏障,細菌易上行感染胎膜。絨毛膜羊膜炎發生率較正常妊娠高3倍,可能引發胎膜早破、宮內感染。長期臥床保養可能并發泌尿系統感染和下肢靜脈血栓。
4、胎兒生長受限:
慢性反復出血導致胎盤灌注不足,胎兒長期處于缺氧狀態。約30%病例出現胎兒體重低于同孕齡第10百分位,缺氧嚴重時可致腦損傷。出血應激反應可能觸發早產,早產兒并發癥風險顯著增加。
5、緊急剖宮產:
完全性前置胎盤需在孕36-37周擇期剖宮產,突發大出血時需緊急手術。手術面臨胎盤植入、膀胱損傷等風險,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率增高。術中需多學科協作,備足紅細胞和凝血因子。

確診前置胎盤后應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腹壓增高。加強營養攝入,每日補充鐵劑30-60毫克預防貧血,建議左側臥位改善胎盤血流。每周胎心監護監測胎兒狀況,出現陰道流血、宮縮或胎動異常需立即急診。分娩選擇具備輸血條件和新生兒重癥監護的三級醫院,產后密切觀察出血量和子宮復舊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