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早產保胎的穩定時間通常需要2-4周,具體時長與宮頸長度、宮縮頻率、病因控制效果等因素相關。保胎措施包括臥床休息、宮縮抑制劑使用、感染控制、宮頸環扎術、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等。
1、宮頸評估:宮頸長度<25mm或內口擴張時,保胎時間可能延長至4周以上。需通過陰道超聲動態監測,配合鹽酸利托君、阿托西班等藥物抑制宮縮,同時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控制亞臨床感染。

2、宮縮管理:每小時>4次的規律宮縮需持續用藥至癥狀消失后72小時。常用硝苯地平、吲哚美辛等藥物,配合水化治療每日靜脈補液1500-2000ml降低子宮敏感度。
3、感染干預:生殖道感染是導致保胎失敗的主因。細菌性陰道病需口服甲硝唑7天,支原體感染選擇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尿路感染根據藥敏結果選用頭孢類抗生素。
4、胎肺成熟:妊娠28-34周者應在保胎初期完成地塞米松肌注6mg每12小時×4次,可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率。需同步監測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調整胰島素用量。
5、手術干預:宮頸機能不全者孕24周前可行McDonald宮頸環扎術,術后需絕對臥床1周。雙胎妊娠合并宮頸縮短時,可選擇經腹宮頸環扎術降低早產風險。

保胎期間建議每日左側臥位≥18小時,攝入高蛋白飲食雞蛋/魚肉/豆制品及富含鎂的食物深綠蔬菜/堅果。監測體重增長每周≤0.5kg、血壓<140/90mmHg及胎動變化。宮縮消失后應逐步恢復活動,從床旁坐立過渡到短距離行走。妊娠34周后可視情況停止保胎治療,但仍需避免劇烈運動和長時間站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