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維生素D不會直接導致蛀牙,但可能增加蛀牙風險。維生素D通過促進鈣吸收影響牙齒礦化,其缺乏可能間接削弱牙齒抗齲能力。

蛀牙主要由細菌分解食物殘渣產酸腐蝕牙釉質引起,涉及口腔衛生、飲食習慣、唾液分泌等多重因素。維生素D缺乏時,鈣磷代謝異常可導致牙釉質發育不良或礦化不足,使牙齒更易被酸性物質侵蝕。兒童期維生素D不足可能影響恒牙胚發育,成人缺乏則可能加重牙周病進展。
維生素D與口腔健康的關聯:

維生素D通過調節鈣磷代謝維持牙齒硬度,其受體廣泛分布于牙齦組織。研究表明,血清維生素D水平低于30nmol/L的人群,齲齒發生率較正常人群高1.5倍。孕婦維生素D缺乏可能影響胎兒乳牙釉質形成,增加幼兒期蛀牙概率。
預防蛀牙的綜合措施:
每日保證600-800IU維生素D攝入,可通過日照、深海魚、蛋黃等途徑獲取。配合含氟牙膏刷牙、餐后漱口、限制高糖飲食等基礎防齲措施。兒童應定期涂氟,成人每年進行牙科檢查,及時處理早期齲損。

維持口腔健康需多維度干預:每日兩次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齒鄰面,使用牙線清理牙縫;減少碳酸飲料和黏性甜食的攝入頻率;吸煙人群需加強牙周護理。建議每半年進行專業潔牙,發現牙齒敏感或變色時及時就診。冬季日照不足時可檢測血清25OHD水平,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制劑。均衡飲食中應包含乳制品、綠葉蔬菜等富鈣食物,與維生素D協同促進牙齒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