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感染B族鏈球菌GBS可能由泌尿生殖道定植、免疫力下降、產程中垂直傳播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無癥狀攜帶、尿路感染、胎膜早破等癥狀。GBS篩查陽性孕婦可通過產前抗生素預防、分娩期靜脈用藥、新生兒監護等方式干預。

1、無癥狀攜帶:約10%-30%孕婦陰道或直腸攜帶GBS無自覺癥狀,但可能造成新生兒感染。妊娠35-37周需進行GBS篩查,陽性者分娩時需接受抗生素預防。日常需加強會陰清潔,避免頻繁陰道沖洗破壞菌群平衡。
2、尿路刺激癥狀:GBS尿路感染可表現為尿頻尿急、排尿灼痛,尿液培養GBS菌落數≥10^5 CFU/ml需治療。推薦口服阿莫西林、頭孢氨芐等藥物,治療期間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避免憋尿加重感染。
3、胎膜早破:GBS產生的蛋白酶可能削弱胎膜強度導致提前破水,伴發熱或宮縮需警惕絨毛膜羊膜炎。破水超過18小時未分娩的新生兒感染風險增加7倍,需靜脈注射青霉素G或氨芐西林預防感染。
4、產褥期感染:分娩后GBS可能引發子宮內膜炎,表現為惡露異味、持續腹痛伴38℃以上發熱。治療需靜脈輸注克林霉素聯合慶大霉素,同時進行宮腔分泌物培養指導精準用藥。
5、新生兒感染:GBS垂直傳播可導致新生兒肺炎、敗血癥或腦膜炎,早發型多在出生72小時內出現呼吸窘迫、嗜睡。高危產婦分娩時每4小時靜脈注射青霉素500萬單位,新生兒出現癥狀需立即轉入NICU進行支持治療。

孕婦應每日攝入300ml無糖酸奶維持陰道乳桿菌優勢,孕晚期避免盆浴減少細菌上行風險。GBS陽性者待產期間需每4小時監測胎心,分娩后新生兒需觀察至少48小時。哺乳期發生乳腺炎需排除GBS感染,治療期間可繼續母乳喂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