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肝炎的藥物主要有恩替卡韋、替諾福韋、干擾素、甘草酸制劑、水飛薊素等。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酒精性肝損傷、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等因素引起,需根據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

1、恩替卡韋
恩替卡韋屬于核苷類似物,主要用于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肝炎。該藥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復制,延緩肝纖維化進展。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肝功能及病毒載量,可能出現頭痛、乏力等不良反應。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2、替諾福韋
替諾福韋是另一種核苷酸類似物,適用于乙型肝炎和艾滋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療。其通過抑制病毒逆轉錄酶活性發揮作用,具有較高的耐藥屏障。長期使用需注意腎功能監測,可能出現骨質疏松等副作用。
3、干擾素
干擾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調節雙重作用,可用于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治療。該藥物需皮下注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發熱、肌肉酸痛等流感樣癥狀。治療期間需密切監測血常規和甲狀腺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抑郁等精神癥狀。

4、甘草酸制劑
甘草酸制劑是從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保肝作用,適用于各種類型肝炎的輔助治療。該藥物能降低轉氨酶水平,改善肝功能,但長期大劑量使用可能導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癥。高血壓患者慎用。
5、水飛薊素
水飛薊素是從水飛薊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穩定肝細胞膜作用,適用于酒精性肝病和藥物性肝損傷。該藥物能促進肝細胞修復,改善肝臟解毒功能,不良反應較少,偶見輕度腹瀉。

肝炎患者除藥物治療外,需注意飲食調理,適量攝入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高糖食物。絕對禁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藥物。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定期復查肝功能、超聲等檢查,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出現乏力加重、黃疸加深等癥狀需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