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可通過飲食調整、休息管理、藥物治療、免疫接種、并發癥預防等方式治療。甲肝通常由病毒污染食物、接觸感染者、衛生條件差、免疫力低下、生食海鮮等原因引起。

1、飲食調整:
高蛋白低脂飲食有助于肝細胞修復,建議選擇魚肉、豆腐、脫脂牛奶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和酒精攝入,每日分5-6次少量進食減輕肝臟負擔。
2、休息管理:
急性期需絕對臥床休息,癥狀緩解后逐步恢復活動。保證每日8小時睡眠,避免劇烈運動至肝功能指標完全正常,防止轉為慢性肝炎。

3、藥物治療:
護肝藥物如甘草酸二銨、水飛薊賓、還原型谷胱甘肽可促進肝細胞再生。出現黃疸時使用茵梔黃顆粒退黃,發熱癥狀明顯者可短期服用對乙酰氨基酚。
4、免疫接種:
未接種疫苗的密切接觸者需在暴露后兩周內注射甲肝疫苗。高危人群如醫務工作者應完成0-6月程序的兩劑次接種,抗體陽性率達95%以上。
5、并發癥預防:
監測凝血功能和血氨水平,警惕肝性腦病發生。出現持續嘔吐或意識改變需立即就醫,嚴重病例可能需人工肝支持治療。

日常需加強個人衛生管理,飯前便后使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康復期可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餐具需煮沸消毒,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或洗漱用品。發病后三個月內定期復查肝功能,直至轉氨酶完全恢復正常水平。食用貝殼類海鮮必須徹底加熱,處理生鮮食品需佩戴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