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期間喝牛奶通常無法緩解癥狀,反而可能加重腸道負擔。腹瀉時乳糖酶活性下降,牛奶中的乳糖難以被分解吸收,可能誘發(fā)腹脹、腸鳴或腹瀉加重。

腹瀉期間適宜的飲食選擇包括低纖維、低脂的易消化食物。米湯、稀粥等淀粉類食物能提供能量且減少腸道刺激;蒸蘋果所含的果膠可吸附腸道水分;口服補液鹽能預防脫水并調節(jié)電解質平衡。香蕉、土豆等富含鉀的食物有助于補充腹瀉丟失的電解質。

病理性腹瀉可能與細菌感染、病毒性腸炎或腸易激綜合征有關。細菌感染常伴隨發(fā)熱、膿血便;病毒性腸炎多見水樣便伴嘔吐;腸易激綜合征則表現為反復腹痛與排便習慣改變。這些情況需針對病因治療,如細菌性腹瀉需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則以對癥支持為主。

若腹瀉持續(xù)超過48小時,出現血便、高熱或嚴重脫水癥狀如尿量減少、眼窩凹陷,需立即就醫(yī)。嬰幼兒、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出現腹瀉時更應密切觀察,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