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異常可能由臍帶繞頸、胎盤功能不良、孕婦低血糖、胎兒缺氧、先天性心臟病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吸氧治療、改變體位、靜脈輸液、藥物干預、緊急剖宮產等方式處理。
1、臍帶繞頸:臍帶纏繞胎兒頸部可能導致血流受阻,胎心率出現短暫減速或變異減速。孕婦可采取側臥位減輕壓迫,通過胎心監護持續觀察變化,若反復出現重度變異減速需考慮終止妊娠。

2、胎盤功能不良:妊娠高血壓或胎盤鈣化會影響胎盤供氧功能,表現為胎心基線變異減少。建議孕婦增加左側臥位時間,靜脈補充氨基酸改善胎盤循環,必要時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
3、孕婦低血糖:空腹時間過長或妊娠糖尿病控制過度時,孕婦血糖低于3.9mmol/L會導致胎心加速后驟降。立即口服葡萄糖片或飲用含糖飲料,30分鐘后復測胎心及血糖水平。
4、胎兒缺氧:羊水過少或宮縮過強可能引發胎兒窘迫,胎心呈現晚期減速圖形。給予面罩吸氧6-8L/min,靜脈滴注乳酸林格氏液擴容,若胎心持續低于110次/分需啟動緊急剖宮產。
5、先天性心臟病:胎兒心臟結構異常如室間隔缺損會導致持續性心動過速或心律不齊。通過胎兒超聲心動圖確診,孕晚期可經母體服用地高辛控制心率,分娩后需新生兒科團隊現場復蘇。

孕婦應保持每日攝入200g瘦肉、500ml牛奶及適量堅果確保蛋白質和鈣質供給,避免長時間平臥或劇烈運動。建議購置家用胎心儀每日早中晚各監測20分鐘,記錄胎心曲線變化,發現胎心持續>160次/分或<110次/分時立即就醫。妊娠28周后需每周進行專業胎心監護,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壓者應增加至每周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