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可能導致早產、感染、臍帶脫垂、胎兒窘迫及胎盤早剝等后果。胎膜早破的處理需根據孕周、感染風險及胎兒狀況綜合評估。

1、早產:
胎膜早破是早產的常見原因,尤其是發生在妊娠37周前。未足月胎膜早破可能引發宮縮,導致胎兒提前娩出。早產兒各器官發育不成熟,可能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顱內出血等并發癥。臨床需根據孕周決定保胎或終止妊娠,必要時使用糖皮質激素促進胎肺成熟。
2、感染:
胎膜破裂后陰道微生物可能上行感染,引發絨毛膜羊膜炎。孕婦表現為發熱、子宮壓痛,胎兒可能出現心率增快。感染會加重母體膿毒癥風險,并導致新生兒肺炎、敗血癥。需通過血常規、C反應蛋白監測感染跡象,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
3、臍帶脫垂:

胎膜破裂后羊水流出,若胎先露未完全銜接,臍帶可能隨羊水滑入陰道。臍帶受壓會導致胎兒急性缺氧,胎心率驟降至60次/分以下。需立即采取膝胸臥位或膀胱充盈法緩解壓迫,必要時行急診剖宮產。
4、胎兒窘迫:
羊水過少使子宮直接壓迫胎兒,可能造成肢體畸形或肺發育不良。持續羊水流失會導致臍帶受壓,胎心監護顯示變異減速或晚期減速。需通過超聲監測羊水指數,必要時行羊膜腔灌注或提前終止妊娠。
5、胎盤早剝:
胎膜早破后宮腔內壓力驟變,可能誘發胎盤提前剝離。孕婦出現劇烈腹痛、陰道流血及子宮強直收縮,胎兒出現急性缺氧。需立即評估母嬰狀況,輕度剝離可保守治療,重度需緊急剖宮產挽救胎兒。

胎膜早破孕婦應絕對臥床休息,采取臀高頭低位減少羊水流失。每日監測體溫4次,記錄陰道流液性狀與量。飲食需保證每日2500毫升飲水,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促進組織修復。避免盆浴及性生活,保持會陰清潔使用pH試紙監測漏液。出現發熱、腹痛或胎動減少時需立即就醫,未足月者建議轉診至有新生兒重癥監護資質的醫院待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