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損傷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癥狀按發展程度可分為早期表現、進展期和終末期三個階段。
早期表現以膝關節內側或外側的局限性疼痛為主,常在扭轉或深蹲時加重,可能伴隨輕度腫脹。部分患者會出現關節彈響或卡頓感,尤其在上下樓梯時明顯。此時關節活動范圍基本正常,但長時間行走后可能加重不適。

進展期癥狀包括持續性鈍痛、明顯腫脹和關節活動度下降。患者常主訴關節交鎖現象,即突然卡住無法伸直,需輕微晃動才能解鎖。部分患者出現股四頭肌萎縮,表現為大腿肌肉變細。關節積液增多時,可見明顯膨隆,浮髕試驗可能呈陽性。

終末期癥狀表現為嚴重關節不穩和功能障礙。長期磨損可能導致半月板撕裂加重,出現游離體卡壓,引發劇烈疼痛和完全性關節交鎖。部分患者合并骨關節炎,表現為晨僵、畸形和持續性疼痛。嚴重者可出現膝關節內外翻畸形。
半月板損傷可能與急性外傷、長期勞損、退行性改變等因素有關。急性損傷多見于運動時膝關節扭轉,常伴隨韌帶損傷;慢性損傷多與職業性跪姿、肥胖等因素相關。典型體征包括麥氏征陽性、關節間隙壓痛等。

建議出現膝關節反復疼痛或交鎖癥狀時及時就醫。醫生可能通過磁共振檢查明確損傷程度,根據情況選擇關節鏡修復或部分切除術。早期干預有助于延緩骨關節炎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