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沒有出軌仍可能感染衣原體,主要傳播途徑包括母嬰垂直傳播、間接接觸感染、醫源性感染、自身免疫力低下及潛伏感染復發等。

1、母嬰傳播:
孕婦若感染衣原體,分娩時新生兒通過產道可能發生垂直感染。衣原體可定植于嬰兒眼結膜或呼吸道,引發新生兒結膜炎或肺炎。建議孕前進行生殖道感染篩查,陽性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奇霉素等藥物治療,分娩時必要時選擇剖宮產降低傳播風險。
2、間接接觸:
共用浴巾、坐便器等私人物品可能造成間接傳播。衣原體在潮濕環境中可存活數小時,接觸被污染的公共設施后未徹底清潔雙手即觸摸生殖器,可能導致感染。日常需注意個人用品專人專用,使用公共設施后及時洗手。
3、醫源感染:

不規范醫療操作如消毒不徹底的婦科檢查器械、導尿管置入等可能引入病原體。選擇正規醫療機構,確保器械達到滅菌標準可有效預防。感染者可能出現尿痛、異常分泌物等癥狀,需通過核酸檢測確診。
4、免疫低下: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HIV感染等導致免疫功能受損時,潛伏的衣原體可能重新激活。這類人群更易發生盆腔炎等并發癥,建議定期進行生殖健康檢查,必要時預防性使用多西環素。
5、潛伏感染:
衣原體感染后可能長期無癥狀潛伏,伴侶一方既往感染未徹底治愈,在免疫力下降時復發并傳染給對方。約70%女性感染者無明顯癥狀,推薦高風險人群每年進行衣原體篩查。

預防衣原體感染需建立多重防護:避免共用貼身物品,接觸公共設施后使用肥皂流水洗手至少20秒;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清洗后陽光下暴曬;加強體育鍛煉如每周3次有氧運動提升免疫力;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胡蘿卜、菠菜和鋅牡蠣、堅果維持黏膜健康。若出現尿道灼熱感、陰道異常分泌物等癥狀,建議雙方同時就診檢查,確診后嚴格遵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治療期間避免性接觸直至復查轉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