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眼瞼腫痛可通過妥布霉素滴眼液、紅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藥物治療,通常由細菌感染、麥粒腫、過敏性結膜炎、瞼緣炎、外傷等因素引起。

1、細菌感染:
細菌性結膜炎或瞼腺炎常導致眼瞼紅腫熱痛,伴隨黃色分泌物。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每日4-6次;嚴重者可口服頭孢克肟。熱敷每日3次促進炎癥吸收,避免揉眼加重感染。
2、麥粒腫:
瞼板腺阻塞繼發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形成局限性腫塊。早期涂抹紅霉素眼膏配合40℃溫毛巾熱敷,每次10分鐘。若化膿需眼科切開引流,禁忌自行擠壓。

3、過敏反應:
接觸花粉或化妝品引發血管神經性水腫,表現為突發眼瞼腫脹伴瘙癢。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抗炎,口服氯雷他定抗組胺。冷敷可緩解癥狀,需排查并遠離過敏原。
4、瞼緣炎:
脂溢性皮炎或蠕形螨感染導致瞼緣充血脫屑。采用硼酸洗眼液清潔后涂抹四環素可的松眼膏,聯合茶樹油濕巾擦拭瞼緣。保持眼部衛生,停用眼部彩妝。
5、外傷處理:
撞擊或昆蟲叮咬引發組織水腫,48小時內冰敷減少滲出。外用金霉素眼膏預防感染,口服布洛芬鎮痛。出現視力模糊或持續出血需急診排除眶骨骨折。

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飲食,增加藍莓、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A食物。暫停隱形眼鏡佩戴,睡眠墊高枕頭減輕晨起水腫。癥狀持續3天不緩解或伴發熱需眼科排查淚囊炎、眶蜂窩織炎等嚴重病變,過敏體質者應備妥腎上腺素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