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毛根部長了白色的顆粒可能是瞼腺炎、脂肪粒或皮脂腺分泌物堆積,可通過熱敷、清潔護理、藥物治療等方式去除。

1、熱敷
使用溫熱毛巾敷于眼部,溫度控制在40度左右,每次持續10分鐘,每日重復進行2到3次。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軟化堵塞的皮脂腺分泌物,幫助白色顆粒自然排出。操作時注意避免燙傷眼周皮膚,熱敷后及時擦干水分。
2、清潔護理
選擇無刺激性的嬰兒洗發水或專用眼部清潔液,用棉簽蘸取稀釋后的清潔液,沿睫毛根部輕柔擦拭。清潔可去除皮脂和角質堆積,減少細菌滋生。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清潔產品,防止刺激眼瞼邊緣引發炎癥。
3、藥物治療
若白色顆粒伴隨紅腫疼痛,可能是瞼腺炎,需遵醫囑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紅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藥物。對于頑固性脂肪粒,可在醫生指導下局部涂抹維A酸乳膏調節角質代謝。禁止自行挑破或擠壓顆粒,以免引發感染。

4、物理清除
醫療機構可通過電解術或激光治療去除頑固性脂肪粒。操作由專業醫生使用消毒器械精準處理,避免損傷毛囊。治療后需保持創面干燥,遵醫囑使用修復類產品預防瘢痕形成。
5、生活習慣調整
減少使用油膩眼霜或彩妝產品,卸妝時選用水油分離型卸妝液徹底清潔。保證充足睡眠,避免揉眼等機械刺激。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降低瞼緣炎發生概率。

日常應注意眼部衛生,避免共用毛巾等個人物品。飲食上增加維生素A和歐米伽3脂肪酸的攝入,如胡蘿卜、深海魚等,有助于維護瞼板腺功能。若白色顆粒持續增大、反復發作或影響視力,應及時到眼科排查是否合并蠕形螨感染、脂溢性皮炎等疾病。不建議自行使用針挑等危險操作,不當處理可能導致角膜損傷或永久性睫毛脫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