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牙后需注意口腔衛生、飲食調整和定期復查。補牙是治療齲齒的常見方法,通過填充材料恢復牙齒形態和功能,術后護理直接影響修復效果和牙齒健康。

術后24小時內避免用補牙側咀嚼硬物。復合樹脂材料需要完全固化,過早受力可能導致填充物脫落或變形。建議選擇軟質食物如粥、面條,避免堅果、冰塊等堅硬食物。碳酸飲料、酸性水果可能腐蝕填充材料邊緣,增加繼發齲風險。
保持口腔清潔需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補牙后牙齦可能輕微敏感,刷牙時應避開手術區域輕柔清潔。牙線使用需謹慎,鄰面補牙處建議采用水平滑動方式而非垂直上下拉動。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減少菌斑堆積,但連續使用不宜超過兩周。

敏感癥狀通常在1-2周自行緩解。冷熱刺激敏感是常見術后反應,與牙髓輕微炎癥或填充材料導熱性有關。若敏感持續加重或出現自發痛,可能提示牙髓感染需根管治療。夜間磨牙患者建議佩戴咬合墊,防止填充物碎裂。
定期口腔檢查能及時發現繼發齲或填充物老化。樹脂材料平均使用壽命5-8年,每年應進行咬合面檢查和邊緣密合度評估。吸煙、嗜甜食等高危人群建議每半年復查,通過牙科X光片監測牙體組織變化。

劇烈疼痛或填充物脫落需立即就診。咬合過高可能引發顳下頜關節紊亂,需調磨修復體高度。深齲接近牙髓的病例可能后期出現牙髓壞死,表現為持續性跳痛或牙齦膿腫。兒童乳牙補牙后需觀察恒牙胚發育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