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包天是下頜前突的俗稱,醫學上稱為前牙反頜或骨性Ⅲ類錯頜畸形,表現為下排牙齒覆蓋上排牙齒的反常咬合狀態。
前牙反頜的形成主要與遺傳因素、不良口腔習慣、頜骨發育異常有關。父母存在類似頜面畸形時,子女發生率顯著增高。嬰幼兒期長期吮指、咬唇或使用安撫奶嘴超過3歲可能干擾頜骨正常發育。部分患者存在上頜骨發育不足或下頜骨過度生長的結構性異常。

典型癥狀包括面中部凹陷形成的"月牙臉",下唇突出,咀嚼效率降低。兒童期可能出現發音不清,成人患者常伴顳下頜關節彈響或疼痛。咬合異常易導致牙齒過度磨損,增加齲齒和牙周病風險。
輕度反頜可通過正畸治療矯正,常用功能性矯治器如FR-Ⅲ型矯治器引導頜骨發育,或采用頭帽頦兜抑制下頜過度生長。青少年及成人中重度病例需正頜-正畸聯合治療,通過LeFortⅠ型截骨術前移上頜或矢狀劈開截骨術后退下頜。乳牙期反頜建議3-5歲開始干預,恒牙列完全形成后12-14歲是矯正黃金期。

預防重點在于糾正嬰幼兒不良口腔習慣,避免長期仰臥喂奶姿勢。建議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早期發現可通過簡單矯治器在1-3個月內完成矯正。未及時治療的嚴重病例可能需18-24個月綜合治療,成年后矯正難度及費用顯著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