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及產褥期靜脈血栓栓塞癥VTE的預防至關重要,主要因其發病率顯著高于普通人群,且可能引發肺栓塞等致命并發癥。妊娠期生理變化如血液高凝狀態、子宮壓迫靜脈血管,以及產褥期活動減少共同構成VTE的高危因素。
妊娠期女性血液中凝血因子增加、抗凝物質減少,形成天然的高凝狀態以應對分娩出血,但這也使血栓風險提升5-6倍。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和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回流受阻,進一步增加血栓形成概率。妊娠合并癥如子癇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會加劇血管內皮損傷和血液黏稠度。
產褥期風險持續存在,尤其是剖宮產術后。手術創傷激活凝血系統,術后臥床導致血流緩慢。數據顯示,剖宮產產婦VTE風險是自然分娩的3-5倍。產后出血、感染等并發癥也會促進血栓形成。
VTE預防需分階段實施。妊娠期建議穿著醫用彈力襪改善循環,每日進行踝泵運動。高危人群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藥物。產褥期應盡早下床活動,剖宮產術后6小時開始床上肢體活動。母乳喂養可通過促進子宮收縮間接降低血栓風險。
未及時預防的VTE可能導致嚴重后果。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可引起肺栓塞,產婦死亡率達15%-30%。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等后遺癥影響長期生活質量。通過規范預防措施,可使VTE發生率降低6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