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主要通過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病理活檢等方式診斷。診斷方法主要有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病理活檢、診斷性刮宮、磁共振成像等。

1、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是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首選方法,經陰道超聲能清晰顯示子宮內膜形態。息肉在超聲下表現為子宮內膜局部增厚或隆起,邊界清晰,內部回聲均勻。超聲檢查無創、便捷,可重復進行,對患者身體無損傷,適合作為初步篩查手段。
2、宮腔鏡檢查
宮腔鏡檢查是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金標準,能直接觀察宮腔內情況。檢查時將宮腔鏡經宮頸置入宮腔,可直觀看到息肉的大小、數量、位置及形態,同時可進行活檢或治療。宮腔鏡檢查準確性高,但屬于有創操作,可能存在感染、出血等風險。
3、病理活檢
病理活檢是確診子宮內膜息肉的必要手段,通過獲取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活檢可在宮腔鏡檢查時直接取材,或通過診斷性刮宮獲取組織。病理檢查能明確息肉性質,排除惡性病變,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

4、診斷性刮宮
診斷性刮宮是通過刮取子宮內膜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的方法。操作相對簡單,能獲取較多組織標本,但屬于盲刮,可能遺漏較小息肉。診斷性刮宮適用于超聲提示子宮內膜異常增厚但無法明確診斷的情況。
5、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對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價值有限,主要用于評估較大息肉或復雜病例。MRI能清晰顯示子宮各層結構,有助于判斷息肉與肌層的關系,但檢查費用較高,不作為常規診斷方法。

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應注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飲食上建議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適量補充優質蛋白,限制高脂肪食物攝入。適當進行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定期婦科檢查對早期發現息肉很重要,特別是出現異常子宮出血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術后患者需遵醫囑定期復查,關注月經情況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