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癥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部炎癥及皮膚損害。白塞病的典型癥狀有復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皮膚結節性紅斑、眼部葡萄膜炎、關節炎等。該病可能與遺傳因素、免疫異常、感染等因素有關,需通過臨床表現結合實驗室檢查確診。

1、口腔潰瘍
白塞病患者幾乎都會出現復發性口腔潰瘍,潰瘍多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清晰,底部覆蓋黃色假膜,周圍有紅暈。潰瘍可發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疼痛明顯,影響進食和說話。潰瘍通常1-2周內自行愈合,但會反復發作。
2、生殖器潰瘍
生殖器潰瘍是白塞病的另一主要表現,男性多見于陰囊、陰莖,女性多見于大陰唇、陰道。潰瘍形態與口腔潰瘍相似,但更深更大,愈合后常留下疤痕。生殖器潰瘍發作時可伴有明顯疼痛,影響排尿和性生活。
3、皮膚損害
白塞病患者常見皮膚結節性紅斑,多發生在下肢,呈紅色或紫紅色結節,有壓痛。部分患者會出現痤瘡樣皮疹、毛囊炎或皮膚過敏反應。針刺反應陽性是白塞病的特征性表現,即皮膚在輕微創傷后出現紅腫、膿皰。

4、眼部炎癥
眼部受累是白塞病的嚴重表現,可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常見葡萄膜炎、視網膜血管炎,表現為眼紅、眼痛、畏光、視力模糊。眼部炎癥常反復發作,需及時治療以防止不可逆損傷。
5、其他系統表現
白塞病還可累及關節、血管、神經系統等。關節炎多表現為膝關節、踝關節腫痛。血管受累可導致血栓形成、動脈瘤。神經系統損害可出現頭痛、肢體無力、精神癥狀等。胃腸道受累時可能出現腹痛、腹瀉、消化道出血。

白塞病患者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使用軟毛牙刷,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皮膚護理應避免搔抓,穿著寬松棉質衣物。眼部癥狀需及時就醫,遵醫囑使用眼藥水。日常生活中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心情愉悅。飲食宜清淡營養,適量補充維生素,避免煙酒。定期復診監測病情變化,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