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頭時掉發增多可能由洗發方式不當、季節性脫發、頭皮炎癥、激素波動或營養不良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調整護發習慣、補充營養等方式改善。

1、洗發方式不當:
用力揉搓、指甲抓撓或水溫過高會損傷毛鱗片,導致頭發斷裂。建議用指腹輕柔按摩,水溫控制在38℃以下,選擇無硅油洗發水減少摩擦刺激。
2、季節性脫發:
夏秋交替時毛囊進入休止期比例增高,洗頭時松動毛發集中脫落屬生理現象。每日落發量少于100根無需干預,持續超過2個月需排查病理性因素。
3、頭皮炎癥:

脂溢性皮炎或毛囊炎會導致毛根松動,洗頭時隨水流脫落。伴隨頭皮紅斑、瘙癢時,可外用酮康唑洗劑控制炎癥,嚴重者需口服維生素B族調節皮脂。
4、激素波動:
產后、更年期或壓力過大時雄激素水平變化,使毛囊周期紊亂。表現為洗頭時成撮掉發,建議檢測性激素六項,必要時使用螺內酯等抗雄藥物。
5、營養不良:
缺乏蛋白質、鐵、鋅等營養素會導致毛干脆弱易斷。素食者或節食人群需增加雞蛋、牛肉、牡蠣等攝入,血清鐵蛋白低于30μg/L時需藥物補鐵。

每日攝入30克堅果補充亞油酸,用寬齒木梳代替塑料梳減少靜電拉扯。洗頭頻率控制在2-3天一次,吹風機保持20厘米距離。若持續三個月單次掉發超過150根,或伴隨頭皮腫痛、毛發稀疏斑塊,需進行皮膚鏡和甲狀腺功能檢查排除病理性脫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