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靜脈壓是指右心房或靠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靜脈內的血壓,正常范圍為5-12厘米水柱,反映機體血容量、心臟功能及血管張力狀態。

1、定義解析:
中心靜脈壓是血液流經右心房和胸腔段大靜脈時的壓力數值,通過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直接測量。其數值變化能直觀體現循環系統中血液回流心臟的能力,是評估危重患者液體平衡的重要指標。臨床常用于指導補液速度和容量管理。
2、測量意義:
監測中心靜脈壓對判斷血容量狀態具有關鍵價值。數值降低常見于脫水、失血等容量不足情況;升高則提示心力衰竭、心包填塞或血管過度收縮。在休克、大手術等情況下,動態監測可避免輸液不足或過量導致的并發癥。
3、影響因素:

中心靜脈壓受多重因素調節,包括循環血量、靜脈血管張力、右心功能、胸腔內壓力等。機械通氣、腹內壓增高會使其假性升高,而血管擴張藥物則可能導致測量值降低。解讀時需結合患者整體臨床情況綜合分析。
4、臨床應用:
中心靜脈壓監測廣泛應用于ICU、手術室等場景,是液體復蘇治療的黃金標準之一。通過動態觀察其變化趨勢,可優化液體治療方案。與心輸出量監測聯合應用時,能更準確評估患者血流動力學狀態。
5、操作規范:
測量需嚴格無菌操作,導管尖端應位于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界處。患者取平臥位,零點定位在腋中線第四肋間水平。注意排除咳嗽、躁動等干擾因素,波形異常時需及時排查導管位置異常或血栓形成。

中心靜脈壓監測期間建議保持穩定體位,避免突然改變體位影響測量準確性。醫護人員會定期檢查導管通暢度及穿刺部位情況,患者出現胸悶、導管移位等情況需立即報告。合理控制每日液體出入量,根據醫囑調整輸液速度,配合進行血氣分析等輔助檢查以全面評估循環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