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皰疹可遵醫囑使用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更昔洛韋、膦甲酸鈉等抗病毒藥物。病毒性皰疹主要由單純皰疹病毒或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表現為皮膚黏膜簇集性水皰,需結合具體類型選擇藥物。

一、阿昔洛韋
阿昔洛韋是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常用藥物,通過抑制病毒DNA復制發揮作用。適用于口唇皰疹、生殖器皰疹等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也有一定效果。用藥期間可能出現頭痛、惡心等不良反應,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
二、伐昔洛韋
伐昔洛韋為阿昔洛韋前體藥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更高。主要用于帶狀皰疹和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的治療,能縮短病程并減輕神經痛癥狀。常見不良反應包括眩暈、胃腸道不適,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使用需謹慎。
三、泛昔洛韋
泛昔洛韋是噴昔洛韋的前體藥物,對單純皰疹病毒1型、2型及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均有效。適用于急性帶狀皰疹發作,可促進皮損愈合。服藥后可能出現腹痛、嗜睡等反應,哺乳期婦女禁用。

四、更昔洛韋
更昔洛韋主要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巨細胞病毒感染,對耐藥性單純皰疹病毒也有效。需靜脈給藥,常見副作用為骨髓抑制,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血常規。
五、膦甲酸鈉
膦甲酸鈉通過直接抑制病毒DNA聚合酶起作用,適用于阿昔洛韋耐藥的皰疹病毒感染。主要用于艾滋病患者合并嚴重皰疹病毒感染,可能引起電解質紊亂和腎功能損害,需嚴格監測尿常規及血電解質。

病毒性皰疹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應保持皮損清潔干燥,避免搔抓以防繼發感染。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賴氨酸的食物如魚類、豆類,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堅果巧克力等。急性期需休息,帶狀皰疹患者可配合物理治療緩解神經痛。出現發熱、皮損化膿或劇烈疼痛時應及時復診,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警惕病毒擴散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