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過多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補充鐵元素、增加維生素攝入、使用中藥調理、必要時藥物干預等方式改善。月經過多可能由激素失衡、子宮肌瘤、凝血功能障礙、子宮內膜異位癥、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原因引起。

1、補鐵食物:
動物肝臟、紅肉、菠菜等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可預防缺鐵性貧血。月經期失血會導致鐵流失加速,每日需攝入18mg鐵,鴨血每100克含30mg鐵,牛肉約3mg/100克。建議搭配維生素C促進吸收,如橙汁或獼猴桃。
2、維生素K來源:
西蘭花、羽衣甘藍、納豆等含維生素K的食物能促進凝血因子合成。維生素K是肝臟合成凝血酶原的必要物質,每日建議攝入90-120μg。涼拌菠菜或清炒芥藍可保留更多營養成分,避免長時間高溫烹煮。

3、涼血類中藥:
蓮藕、荸薺、白茅根等藥食同源食材具有收斂止血功效。中醫認為血熱型月經過多可飲用鮮藕汁,取300克鮮藕榨汁加蜂蜜調服。經期前一周開始食用荸薺燉排骨,每周3次可改善陰虛血熱癥狀。
4、激素調節飲食:
亞麻籽、豆制品、石榴等植物雌激素食物幫助平衡內分泌。大豆異黃酮每日攝入50mg可調節雌激素水平,相當于200克豆腐或500ml豆漿。亞麻籽粉可加入酸奶,注意避免與抗凝血藥物同服。
5、止血藥物干預:
氨甲環酸、酚磺乙胺、云南白藥等藥物適用于急性大量出血。氨甲環酸通過抑制纖溶酶原發揮作用,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云南白藥膠囊含三七皂苷,出血量大于80ml/天時建議就醫排查子宮肌瘤等器質性疾病。

經期每日飲用紅糖姜茶可溫暖子宮,配合快走等溫和運動促進盆腔血液循環。長期出血者需監測血紅蛋白,低于110g/L時應就醫檢查。飲食調理需持續3個月經周期觀察效果,急性出血或伴隨頭暈心悸需立即急診。日常避免生冷辛辣食物,保持每日7小時睡眠有助于內分泌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