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前進行CBCT檢查是必要的臨床流程。CBCT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能提供三維立體影像,主要解決傳統二維牙片在種植手術中的四大局限:頜骨質量評估、重要解剖結構定位、種植方案精準設計以及術后效果預測。

頜骨質量評估是種植成功的基礎。CBCT可精確測量牙槽骨高度、寬度及密度,避免骨量不足導致種植體松動。數據顯示,骨密度低于300HU時種植失敗率增加3倍,而傳統X光片僅能顯示約30%的骨量信息。
重要神經血管的定位關乎手術安全。下頜神經管與上頜竇位置存在個體差異,CBCT能識別82%患者存在血管走向變異,相比二維影像誤判率降低90%。臨床中通過CBCT可提前發現17%患者的異常解剖結構,顯著減少術中出血和神經損傷風險。

種植方案的個性化設計依賴三維數據。CBCT可模擬不同種植體直徑、角度的植入效果,使修復體受力更符合生物力學要求。研究顯示使用CBCT規劃的種植體,5年存活率提升至98.7%,鄰牙損傷發生率下降至0.3%。
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同樣需要CBCT支持。掃描可檢測90%以上的骨缺損和炎癥病灶,對即刻種植病例能準確判斷拔牙窩愈合狀態。臨床統計表明,術前CBCT檢查可使種植體周圍炎發生率從12%降至4.5%。
特殊病例更需要三維影像輔助。骨增量患者需評估移植骨塊穩定性,全口種植需分析咬合關系,這些都需要CBCT提供的0.1毫米級精度影像。對于患有系統性疾病者,CBCT還能評估頜骨病理性改變。

雖然CBCT存在約0.05mSv的輻射量,但相當于乘坐4小時飛機的自然輻射,且現代設備已實現局部小范圍掃描。建議所有種植患者術前完成CBCT檢查,復雜病例還需配合數字化導板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