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肥大醫學稱心肌肥厚或心臟擴大在老年人中主要表現為心臟體積增大、心肌增厚,通常與長期心臟負荷過重或疾病因素相關。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表現。

心臟肥大的常見表現主要有胸悶氣短、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下肢凹陷性水腫、心律失常、乏力易疲勞。胸悶氣短多在活動后加重,平臥時可能誘發夜間呼吸困難;下肢水腫通常從腳踝開始,按壓后出現凹陷;心律失常可表現為心悸或脈搏不規律。
生理性因素包括長期高血壓未控制、主動脈瓣狹窄等心臟負荷增加情況。高血壓導致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初期表現為室間隔增厚;主動脈瓣狹窄會引起左心室壓力負荷過重,可能伴隨心絞痛癥狀。

病理性因素涉及擴張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等。擴張型心肌病多與基因變異有關,心臟呈球形擴大,常合并二尖瓣反流;缺血性心肌病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電圖可見病理性Q波,心肌酶譜可能異常。
日常管理需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5克;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太極拳;監測每日尿量及體重變化。醫療干預包括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培哚普利、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等改善心肌重構,嚴重病例可能需植入心臟再同步治療裝置。

出現持續胸痛、突發端坐呼吸或意識模糊時需立即就醫。超聲心動圖是確診心臟結構和功能變化的首選檢查,可準確測量心室壁厚度及射血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