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急性闌尾炎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治療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治療、腹腔鏡闌尾切除術、開腹闌尾切除術、術后保胎管理、疼痛控制等。妊娠期闌尾炎易誤診,建議孕婦出現持續右下腹痛伴發熱時立即就醫。

1、抗生素治療
妊娠早期未穿孔的輕度闌尾炎可嘗試靜脈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鈉、甲硝唑等廣譜抗生素,需在醫生監測下使用。治療期間需密切觀察體溫、腹痛及胎兒情況,若48小時內無改善需考慮手術。抗生素選擇需避開對胎兒有致畸風險的奎諾酮類。
2、腹腔鏡手術
妊娠中期是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最佳時機,手術創傷小且流產風險較低。需采用開放式氣腹技術控制腹腔壓力,術中避免過度牽拉子宮。術后需監測胎心變化,使用黃體酮等藥物進行保胎治療。該手術方式切口感染率低于傳統開腹手術。
3、開腹手術
妊娠晚期或合并穿孔、腹膜炎時需行開腹闌尾切除術。手術切口應選擇高于麥氏點的位置,避免直接刺激子宮。術中需產科醫師協同監護,必要時進行胎心監護。術后需預防性使用宮縮抑制劑,嚴格控制鎮痛藥物劑量。

4、術后管理
術后需絕對臥床24-48小時,持續胎心監護至少72小時。營養支持以腸外營養過渡到流質飲食,避免過早進食導致腸梗阻。預防性使用硫酸鎂等宮縮抑制劑,定期檢測血常規和炎癥指標。出現宮縮或陰道流血需立即處理。
5、疼痛控制
術后疼痛管理首選對乙酰氨基酚,禁用非甾體抗炎藥以免影響胎兒循環。中重度疼痛可短期使用哌替啶,但需控制使用頻次。硬膜外鎮痛適用于妊娠晚期患者,需由麻醉科醫師評估風險。疼痛評估需兼顧孕婦主觀感受與胎兒安全。

孕期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應保持低纖維飲食2周,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每日監測體溫和胎動,避免提重物及劇烈活動。建議左側臥位休息改善子宮胎盤血流,定期進行產科超聲檢查。出現腹痛加劇、陰道流血或胎動異常需立即返院復查。保持會陰清潔,預防尿路感染,補充足量優質蛋白促進切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