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自查可通過三個關鍵步驟初步評估風險,但需注意自我檢測不能替代專業醫療診斷。
第一步是評估高危行為暴露史。艾滋病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傳播及母嬰垂直傳播三種途徑感染。若近期發生無保護性行為、共用注射器或職業暴露如醫護人員針刺傷,需提高警惕。高危行為后2-4周可能出現急性期癥狀,如持續低熱、咽痛、淋巴結腫大等,但這些癥狀缺乏特異性。

第二步是使用正規艾滋病檢測試劑篩查。高危行為后需等待窗口期通常為4-12周再進行檢測,以避免假陰性結果。目前可通過第三代HIV抗體檢測試紙如雅培、萬孚等品牌進行初步自測,操作時需嚴格遵循說明書流程。若結果為陽性,需立即聯系疾控中心或醫院感染科復檢。

第三步是專業機構確診。初篩陽性者需進行Western blot蛋白印跡試驗或核酸檢測如羅氏COBAS系統以確認感染。各地疾控中心提供免費匿名檢測服務,確診后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如替諾福韋+拉米夫定+多替拉韋方案有效控制病情。

需強調:自我檢測可能存在誤差,任何高危行為后均建議盡早就醫評估。我國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醫療機構不得拒絕接診感染者,早診斷早治療可顯著延長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