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炎是前庭大腺因細菌感染引發的炎癥性疾病,常見于育齡期女性。該病主要表現為外陰單側腫脹疼痛、局部皮膚發紅發熱,嚴重時可形成膿腫并伴隨發熱等全身癥狀。
前庭大腺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見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等。性活動頻繁、局部衛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可能增加感染風險。疾病初期可能僅表現為腺管開口處紅腫,隨著炎癥發展會出現明顯腫塊,按壓時有波動感提示已形成膿腫。
治療方式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早期可采取溫水坐浴促進炎癥消退,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鐘。出現明顯紅腫疼痛時可使用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頭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左氧氟沙星等。若已形成膿腫需行切開引流術,術后需定期換藥保持引流通暢。
預防措施包括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過度清洗破壞菌群平衡、穿著透氣棉質內褲。急性期應避免性生活,減少局部摩擦刺激。反復發作或引流后傷口長期不愈者,可考慮行腺體造口術或腺體切除術。
出現外陰腫痛持續加重、發熱寒戰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出現嚴重感染,需特別注意早期干預。治療后癥狀緩解不明顯或短期內多次復發,需排除其他婦科疾病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