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癬主要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常見原因有直接接觸傳染源、共用梳具、免疫力低下、頭皮損傷、寵物接觸等。頭癬可通過臨床表現、真菌鏡檢、伍德燈檢查等方式確診,治療需結合外用抗真菌藥與口服藥物。

1、直接接觸傳染源
與頭癬患者密切接觸是主要傳播途徑,皮膚癬菌可通過頭皮接觸或共用物品傳播。常見致病菌包括毛癬菌屬、小孢子菌屬等。患者需隔離個人用品,避免與他人共用帽子、毛巾等物品。接觸后應及時用硫磺皂清洗,保持頭皮干燥清潔。
2、共用梳具
被真菌污染的梳子、發夾、理發工具等可成為傳播媒介。理發店器械消毒不徹底時易造成交叉感染。建議選擇正規理發場所,家庭中頭癬患者應單獨使用梳具,使用后需用沸水燙洗或75%酒精浸泡消毒。
3、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HIV感染等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時,皮膚屏障防御能力減弱,更易感染癬菌。此類患者出現頭皮瘙癢脫屑需及時就醫,治療需在控制基礎疾病的同時聯合抗真菌藥物。

4、頭皮損傷
抓撓、燙傷、濕疹等造成的頭皮微小破損,為真菌侵入提供通道。兒童因頭皮薄嫩更易受損感染。日常應避免用力搔抓,有皮炎濕疹時及時治療,洗頭水溫不宜過高,減少對頭皮的物理刺激。
5、寵物接觸
犬小孢子菌等動物源性癬菌可通過貓狗等寵物傳播,表現為頭皮炎性膿皰或斷發。寵物出現脫毛皮疹時應隔離治療,接觸后徹底洗手。家庭飼養寵物需定期驅蟲體檢,兒童與患病寵物接觸后建議預防性使用抗真菌洗發劑。

頭癬患者日常應保持頭皮通風干燥,避免戴密閉帽子。飲食需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和鋅元素。治療期間每周煮沸消毒床單枕巾,家庭成員需同步篩查。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藥物需定期監測肝功能,外用聯苯芐唑溶液或酮康唑洗劑時應保證足夠接觸時間。若出現膿皰、淋巴結腫大等嚴重感染體征,需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







